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9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关注
2017年09月11日

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

中小学语文教材60年变迁

复兴国语教科书

建国初期时语文课本

60年代语文课本

70年代语文课本

80年代语文课本

新世纪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是对时代变迁作出迅速反应的重要载体之一,审视母语教育的课本,也即是回顾近百年来社会价值的快速变迁,重读整个民族生存状态的投影。除了简单的识字课本外,在中国封建时代,基本上没有一本真正的母语教材。识字、习字外,儒家经典基本上就充当着母语教材的角色。

1949年秋,新中国第一批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以叶圣陶等人主编的解放区“国语课本”为基础的修订本。这套临时课本里的课文都是白话文,不分单元,只有简单的注解和问答式的习题。1950年12月,新组建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着手编辑出版新中国首套正式语文教材。这套教材遵循着“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教材存在着总体分量太轻、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重视不够、各类文章混编、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针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的现象,在叶圣陶的倡导下,1956年,“语文”课被一分为二——分为语言部分和文学部分,进行分科教学。这年出版的汉语和文学教材,即《初级中学汉语课本》和《初级中学文学课本》。这两套教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汉语与文学教学体系,是新中国语文教材建设的一个亮点。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和鲁迅同期的名家几乎“集体蒸发”,取而代之的是歌颂运动的作品。这一时期,有的地方甚至把语文、政治、历史合并在一起,取名“政文课”;有的地方将政治、语文、音乐、美术合在一起,称“革命文艺课”。课本中大量具有时代痕迹的文章。

1978年的语文课本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1978年至1980年,国家草拟和修订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这之后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真正的范文逐渐增多,特别是古典诗文的比例加大。反映现代意识、具有时代感的课文逐步增加,违背现代意识的文章被剔除或更改。

到了80年代后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编者的思想更为解放,一些描写西方近代科学家、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一些科普文章,还有蕴含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先进观念的课文开始增多。比如1998年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通过课文传递给孩子们爱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再次修订出版,新的语文课本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新世纪之初的课改放开了教材的编纂,使语文教材迅速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统天下”发展为各地版本“群雄并举”,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甚至可以使用不同的版本。

(据《光明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