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不可怕
德城“防控治”构筑健康防线
本报讯(通讯员 刘晓晨 高海兴 马天娇)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山东省被归类为防控的Ⅱ类地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患者多以发热、关节痛和皮疹为主要症状,轻症1至2周后可自行恢复,目前没有针对该病的特效药。为有效遏制蚊蝇孳生,降低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连日来,我区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做好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为提升基层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我区举办全区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暨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技术培训班,系统讲解基孔肯雅热传染病的蚊媒监测与消杀技术、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南和孳生地清理方法及个人防护要点,有效提升了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通过社区公告栏、讲座等形式,向居民宣传蚊蝇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一步增强居民防控意识,有效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护网。
为做好传染病的风险评估,区疾控中心持续开展媒介伊蚊幼蚊布雷图指数法监测工作,深入500余处居民院落和积水点位检查,及时掌握本地区蚊虫的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等规律,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通过密切关注蚊虫密度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从源头降低蚊媒传染病发生风险。
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区卫健局向镇街发放残杀威60箱,枪手14箱,并组织进行灭蚊蝇灭蟑等消杀行动。各镇街结合实际,对绿化带、垃圾堆放点、下水道井盖、楼道、儿童游乐场等人员活动频繁和容易孳生蚊蝇的区域,进行“地毯式”喷洒消毒,全力守护居民健康家园。
我区各医疗机构积极行动,全方位做好人员调配、设备设施、药品器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并重点加强对新生儿、孕产妇、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响应、科学处置,切实守好健康防线。
区卫健局发放消杀物资
区疾控中心开展蚊媒密度监测
镇街进行“地毯式”喷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