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经济开发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竣工
地下“新动脉”赋能区域发展
本报讯(记者 王艾艾 通讯员 时伟铭)日前,运河经济开发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首批核心区段顺利竣工并投用,标志着整个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从“疏通堵点”到“生态治理”,从“硬件升级”到“管理增效”,这项深埋地下的“民生工程”与“生态工程”,以系统性升级重塑区域排水脉络,为园区安全运行、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竣工工程涵盖湖滨北大道、德贤大街、实华北路等,是运河经济开发区排水系统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主要交通流量。其中,德贤大街不仅设有高速出入口,更是联通京津冀地区的重要通道,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交通效率与对外联络功能。“新修建了排水系统,遇到强降雨也不怕了,积水可以顺着管道很快流下去。”附近居民李女士说。构建更强健、更安全的排水“骨架”是开发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的核心目标,改造工程通过全面更换老旧管网、实施系统扩容,显著提升区域整体排水能力,不仅实现了物理设施的迭代升级,更筑牢了园区安全运行的底线。曾因管网老化、排涝能力不足导致的“逢雨必涝”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一批长期困扰企业生产与居民出行的积水点位得到有效化解,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另一重大突破在于实现雨污分流。以东能碳素为代表的企业已完成厂内污水管道与新建污水主管道的接通,彻底告别雨污混流排河的历史模式。如今,雨水通过独立系统畅通排入自然水体,污水则全面纳入专管集中处理,从源头阻断工业污水对河道的污染,既为企业解决了排放难题,也有力保护了周边水生态环境,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新管网系统以更高工程标准和更优整体质量为核心优势,其设计与建造充分考虑区域长远发展需求。通过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日常维护、应急响应与长效管理提供了坚实支撑。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变得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区域基础设施管理效能迈上新台阶。